良渚文化村20年:一个中国文化村的四张脸谱

2020.10.28

1936年,一位名为施昕更的浙江余杭青年,因对一把石斧文物的好奇,揭开了良渚遗址的神秘面纱。

跨越六十余年,在2000年杭州市首届西湖博览会上,良渚文化村项目正式落地。蕴藏千年文化的乡土,在新的时代开启了古老文明重生的历程。

在过去的一周中,未来城市发展论坛、社区治理论坛、"发条节"城市创新者大会、迪士尼“奇妙家年华”、随园“久久节”等良渚文化村20周年“文化周”系列活动精彩呈现,这片世界级文化遗产,再次成为杭州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

作为万科的首个文化村项目,作为文化复兴与诗意栖居的“理想主义试验田”,良渚文化村经过了2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正向人们展示着其独特而又多元的魅力所在。

▲良渚文化村,竹径茶语。

文明脸谱
《村民公约》和美好社区典范

“村有村约,但村约无字,无字则隽永,唯自省自重自爱自尊也。共乐乐,地位无高低,学识无深浅,身份无贵贱,崇平等,践和谐。”

这段简短而隽永的文字,来源于良渚文化村“村民”、竹径茶语小区业主赵丹涯,他以ID“海老大”在社区论坛发表了《竹径茶语村志》。作家的斐然文采及其倡导的亲善友爱、文明自律的社区精神,很快得到了村民们热议,激起一场关于良村文化村共识的讨论。

这场特别的讨论从网络延伸到了社区的各个角落,村民们希望,这些独具良渚文化村气质的生活理念,可以成为业主和开发商共同制定并遵守的约定。

随后,在万科的客户关系部门协调下,良渚文化村4000余户业主中,先后有3653户业主参与了村约制定。一字一句,梳理、建议、沟通、公示,历时两年之久,良渚文化村《村民公约》于2011年正式发布。

▲村民公约墙。

如今,造访良村文化村的游客们,都可以在玉鸟广场一睹这面特别的“村民公约墙”。这份国内少见的“大型社区业主自律互助公约”,是万科作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一次探索与实践,它向传统住宅开发商与业主居民的契约关系中,注入了带有良渚特色的社群对话、社区共治精神。

作为这片古老遗址上重生的活文化,良渚文化村《村民公约》并未停留于纸面,更活跃于村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8年,良渚文化村成立社区公益基金会。这也是浙江省首个村民众筹社区公益基金会,其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村民的捐赠,其使命为:呵护良善、传承文明、共建社区、共享幸福,让社区生活更美好。

▲村民运动嘉年华现场。

在《村民公约》的影响下,一批又一批“村民志愿者”应运而生,村民们纷纷挽起袖子做起公益。同时,万科牵头组建了“同心圆”公益组织,截至2019年,这一组织已累计注册志愿者近4000人,累计志愿服务近5万小时。

《村民公约》、阳光议事、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基金会……20年来,这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尝试先后落地良渚,不仅改变着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更凝聚了村民们对良渚文化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塑造着这座美好社区的独特气质。

文化脸谱
良渚文化村是一种“文化现象”

作家余秋雨曾写道:“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文化遗址会这样美丽,这样地水草丰美,这样地搭配匀亭。五千年以来,她一直是优良的栖息地,一直没有改变过。”

不同于杭州西湖的名满天下,有别于钱塘江的气势如虹,良渚文化村的文化魅力在于其沉寂与生机的奇妙融合。郁郁葱葱的江南风光、跨越千年的文化遗址、别具匠心的现代建筑,还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IP,这些都为良渚粉丝们所津津乐道。

▲良渚博物馆与设计手稿。

良渚文化村总规划师、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洸还记得,20年前,万科来到良渚时,面对的是一万亩毛地。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单个企业通过商业开发来建造几万人口规模小镇的先例。不甘平庸的万科,正是看中了良渚独特的背景与机会,选择在此落地国内首个文化村建设。

在万科的邀请下,大卫·奇普菲尔德、安藤忠雄等建筑大师先后来到良渚,他们设计的良渚博物馆、良渚艺术文化中心等文化建筑,都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地标、网红打卡地。

▲良渚艺术文化中心(大屋顶)。

被良渚文化所吸引的,还有文化村最早的一批业主,他们中有作家,有学者,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文艺青年。

村民自发成立了30多个各类社团,自办杂志《万科家书》,经营起了书店、“村民学堂”,授课、讲座、开启各类民间文化论坛。在文化村自办的“村晚”中,歌曲、舞蹈、诗朗诵等文艺表演也都出自多才多艺的村民。

▲大屋顶“仲夏夜”活动。

在安藤忠雄设计的“大屋顶”(良渚艺术文化中心),不仅有高晓松的杭州晓书馆,还有每周不同的展览、演出、沙龙、电影、音乐、市集,以及“樱花季”、“仲夏夜”、“冬之旅”、“新浪潮”等文艺活动IP。

迄今为止,“大屋顶”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600余场,接待约300万访客,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内文艺爱好者们的小小精神园地。

正是这些小小的精神园地,还有对文艺生活充满执着的村民、观众、游客们,才让文化村的“文化”二字,真正进入了良渚生活的毛细血管。

未来脸谱
有机更新的“未来社区”

许多人仍然记得,良渚文化村规划之初就遵循的理念原则:尊重自然与生态,怀着对土地的敬畏之心来开发;对复兴良渚五千年文明进行当代尝试;着力于营造田园栖居生活,为中国新都市主义人居场所提供实践范本。

从项目启动至今,这些理念持续地影响着良渚文化村的设计、建设、运营,而在其背后,是万科长期以来对城乡建设和“未来城市”的深层次思考,这与当前正热的“未来社区”理念同样不谋而合。

▲良渚文化村手绘地图。

2019年初,浙江省率先提出“未来社区”理念,在其顶层设计“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中,“人本化”被放到了第一位。这也正是万科良渚文化村项目的建设理念初心所在。

“我们做起了村民食堂、老年公寓、艺术展等,无时不刻不体现人是主要因素,不管科技走多远,人的感情交流依然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良渚文化村20周年的未来城市发展论坛上,万科上海区域首席合伙人张海说。

▲张海在未来城市发展论坛。

在论坛现场,张海对未来城市与社区的建设提出了“万科式”的畅想:包含虚拟技术的城市基础构成一个城市的“底盘”,以原动力、文化与精神支撑的“核心”将推动城市长期发展,而“场景”则是人们感知和体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万科正式推出良渚文化村社区更新计划,以“未来社区”为方向,将对文化村的商业、邻里等不同场景开展更新升级。

包括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未来之光剧场等特色空间在内,万科在良渚文化村的存量运营空间共超过40万㎡。基于万科在长租公寓、体验式商业、教育与养老等场景的智慧化设计经验,良渚文化村这片传统而又现代的试验田,也将焕发出更具活力的未来体验。

▲文化村内修缮更新过后的篮球场。

创新脸谱
20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回顾过往20年,不少引领或启发行业创新的理念都诞生于良渚文化村。

如人们所熟知的“万科三好”,即发源于良渚的“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理念。正是这个简短而有力的“三好”,第一次让人们意识到物业服务、邻里关系与房子产品本身一样重要。

如万科在良渚文化村打造的随园养老模式,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内养老品牌的行业标杆。在良渚随园嘉树社区中,4位85岁以上老人组成的“85后老男孩乐队”,以高亢优雅的歌声和阳光健康的长者形象征服了央视舞台。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迪士尼“奇妙家年华”走进良渚。

从“万科三好”,到“人文山水旅居、国际亲子教育、绿色运动复合、文化复兴标杆、产业人居共生”的“五大社区”主张,再到面向未来的社区发展新模式,万科通过不断创新,持续丰富着良渚文化村的精神与现实内涵。

正如万科杭州城市公司总经理吴镝所言,“良渚文化村的这个20周年,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眺望未来,良渚文化村会带给世界一个更加美好的良渚,一个让世界感知的中国脸谱。